股权变更叠加管理层大换新,IPO要提速了?
文/每日财报 张恒
出品/机构投资家
在今年至今因“三查”等问题连收3张罚单之际,重庆三峡银行也迎来一系列变化,公司战略调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尤其是IPO至今已达8年仍未果的现实境遇下,对于重庆三峡银行来说,一切还是得要看经营业绩说话。
之前三峡银行披露的2023年业绩,一改连续三年的颓势,实现营利双增。2024年延续了上升的势头,今年一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2.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5%;净利润4.6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3%。
不过,从刚刚7月30日重庆三峡银行二季度信息披露报告内的业绩数据来看,可谓是忧喜并存。
上半年业绩预喜,整体盈利能力待提升
最新信息披露报告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重庆三峡银行资产总额为3151.41亿元,较年初增加131.71亿元,增速为4.36%;总负债2921.87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25.21亿元,增速与资产增速相当,为4.48%。
业绩方面,2024年1-6月,该行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26.52亿元和8.0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8%、5.37%,两大核心经营指标继续保持增长之势。
虽然今年重庆三峡银行连续两个季度都实现了营利双增,但时间再往前看,我们却很清晰的看到,该行的业绩其实波动还是很大的。
我们以5年为一个周期来看,2019年-2023年,重庆三峡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4.92亿元、45.43亿元、52.47亿元、46.06亿元以及51.19亿元,期间同比增速分别为18.94%、1.15%、15.48%、-12.21%、11.14%;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05亿元、15.04亿元、14.97亿元、11.93亿元以及13.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42%、-6.34%、-0.41%、-20.32%、9.88%。
可见,除了2019年和2023年该行业绩实现营利双增外,2020、2021年都是增收不增利,2022年则为双降状态。
具体来看,重庆三峡银行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利息净收入同比增加10.42%至43.65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85.26%。
但同期,该行非息收入占营收的比重较低,2023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规模小幅下降,全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08亿元,同比下降21.52%,所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仅为4.07%。
投资收益方面,该行投资收益主要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投资收益,2023年,重庆三峡银行加大高层级以及经济环境较好地区的债券投资力度,且通过处置债权投资、其他债券投资获得部分收益,促使投资收益有所上升,2023年实现投资净收益4.5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93%。
此外,近3年该行的净息差在持续下降。据财报显示,2021-2023年,重庆三峡银行净息差分别为2.09%、1.63%、1.6%。
针对盈利情况,联合资信在今年7月份对重庆三峡银行出具的评级报告中指出,2023年该行净息差收窄幅度有所放缓,叠加生息资产规模效应影响,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虽均有所上升,但整体盈利能力仍有待提升,需关注未来资产质量和拨备变动对盈利的影响。
资产质量化解压力倍增,核心资本面临补充压力
事实上,从联合资信所披露的这份报告中,我们发现其明确表示了资产质量下行压力对重庆三峡银行盈利能力造成的不利制约。那么,该行目前资产质量情况到底如何呢?
数据显示,2019年-2023年,重庆三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11.18亿元、13.37亿元、15.94亿元、24.13亿元和24.8亿元,不良贷款余额五年内不断上涨,五年时间增幅高达121.82%,到了今年一季度,该行不良贷款余额继续上探,增长至27.72亿元。
而该期间的不良贷款率则分别为1.31%、1.3%、1.33%、1.77%和1.6%,虽然2023年该行不良贷款率较2022年末降低了0.17个百分点,不过还是仍高于2021年的1.33%,压降并不明显。截至2024年3月末,重庆三峡银行不良贷款率却有抬头之势,较2023年末增长了0.14个百分点至1.74%。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联合资信报告,按照不良行业划分,重庆三峡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处于较高水平,截至2023年末,其对公房地产业贷款中关注类占比达到了31.37%,不良类占比为8.75%。虽然房地产业关注和不良类贷款规模及占比较上年末均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而与房地产有关的建筑业贷款不良率为1.32%,较上年末上升0.58个百分点,需要该行及时关注这些行业风险以及资产质量变化情况。
随着业务带来的资本消耗,以及资产质量面临一定下行压力的传导作用,也间接影响到了该行资本充足率水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39%、10.67%、11.66%,相比2023年末依次下滑了0.94个百分点、1.1个百分点、0.96个百分点。可见,重庆三峡银行各级资本充足水平整体有所下降,核心一级资本面临一定补充压力。
而根据最新上半年信息披露报告数据,重庆三峡银行今年上半年的风险加权资产为2109.81亿元,较2023年末的1868.75亿元增加了12.9%,高于资产总额的环比增长率4.36%。此外,风险加权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比66.95%,相比去年年末的占比61.89%,增加了5.06个百分点。
熟悉财务报表的都知道,风险加权资产是一个风险控制类指标,反映的是银行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状况。一方面,风险加权资产占总资产比率增加,意味着重庆三峡银行正在把更多资金投往较高风险权重的资产,资产配置较为积极主动。
但另一方面,在资本充足率承压的不利影响下,重庆三峡银行不仅没有降低风险加权资产增速,反而该指标增速要高于总资产增速,难免显得有些激进,可能将进一步加剧自身的资本消耗,让本就处于下行的资本充足水平继续徒增补充压力。
股权变更叠加管理层大换新,IPO要提速了?
在发展业绩的同时,重庆三峡银行持续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还在于,仍一直在拼尽一切努力想方设法进行IPO上市。
然而,在2023年3月全面注册制落地之际,11家排队IPO的银行中10家纷纷“平移”交易所申请IPO,只有重庆三峡银行掉队没有完成“平移”。
为了能够赶上步伐,重庆三峡银行开启了大规模变革,涉及到股权优化和管理层变更等多个层面。
先来看股权结构方面,据此前2022年财报披露,重庆三峡银行前十大股东排第一的就是国有参股方的重庆信托,持股比例近29%,另一国有参股方为,持股4.97%,其他8家均为民企股东。
而到了2023年4月,该行主要股东迎来“大洗牌”,原控股股东重庆国际信托将所持股权全盘转让,4家重庆市属国有重点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各自接收了这部分股权,直接促使这4家国企拿下该行前五大股东中的四个席位。
一番洗牌后,据2023年财报显示,重庆城投为重庆三峡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20%;重庆高速持股17.69%,成为第二大股东;重庆发展为第三大股东,持股13.2%;重庆地产集团去年底加码后升为第四大股东,持股10.04%。
有分析人士指出,国有企业对重庆三峡银行的战略投资,不仅极大地增强了该行的资本基础,还带来了国有大股东强大的信用支撑,并深化了与地方国资及政府部门的合作纽带,这一举措对该行的长远战略规划及IPO进程均构成了显著的正面推动效应。
在股权优化的同时,去年该行领导班子也进行了大“换血”,彼时坊间纷纷猜测,认为这一系列动作就是为加快IPO而盖砖铺路的。
具体来看,根据2023年7月份发布的公告,该行第三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后收到股东董事翁振杰、刘勤勤、窦仁政、王晓岩、崔进才的辞职报告。这意味着彼时重庆三峡银行12位董事中就有5位集体辞职,这在业内实属罕见。
而随着大股东的变更,这几个董事席位迎来了新接任者——胡英来(重庆城投提名)、施晓盛(重庆高速提名)、张颖(重庆发展提名),这三位的任期都是自2023年8月始,而另一位董事蔡虎,则是由重庆地产提名,其任期期限自2024年2月始。
在高管团队层面上,2023年10月,因到龄退休该行原行长王良平申请辞职,原副行长万福建亦请辞,彼时由黄宁代为履行行长职责。仅过了两个月,重庆金融监管局就批复核准了黄宁重庆三峡银行行长的任职资格,核准李理重庆三峡银行副行长的任职资格。
此外,今年6月11日,重庆金融监管局还核准罗怡重庆三峡银行副行长的任职资格。也就是说,目前重庆三峡银行已经形成以行长黄宁、副行长李理,加上另外两位副行长胥玲、罗怡的“一正三副”管理阵型。
除了行长和副行长人选落定外,在今年4月底该行举办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换届会议上,重庆三峡银行其他高管人选也已经“出炉”。公告显示,该行选举刘江桥为董事长,姚姜军为董事会秘书,但晓敏为业务总监兼财务负责人,周宏波为业务总监。
那么,在股权结构得到优化,以及高管层面换新契机下,重庆三峡银行还会进一步对上市发起冲击吗?《每日财报》将持续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