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基金报
原标题:重磅刷屏!最新解读来了
【导读】重磅会议,五大公募首席解读来了!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方丽 张玲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出哪些积极信号?下半年宏观政策如何调整?资本市场哪些机会值得关注?
为此,中国基金报采访了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鹏扬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陈洪斌,金鹰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权益研究部基金经理杨刚,博时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陈显顺等五位公募首席,围绕宏观政策、稳市场促消费、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等话题展开讨论。
李湛:提振消费需求的关键在于增加居民收入、加强服务消费、加强民生保障。
魏凤春:本次会议释放了长期的制度变革与短期的政策操作齐头并进的积极信号,从扩张需求的短期抓手做起,政策效果会更加有效。
陈洪斌:会议提出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支持文旅、养老、育幼、家政等消费,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有效需求有机结合的有力举措。
杨刚:会议对当前面临压力的客观评价、对提振消费的再度强调,以及重提资本市场等重大表述,都令市场的风险偏好趋于回暖。
陈显顺:预计下半年宏观政策会进一步加码,以保证上半年经济的良好局势延续。
一、
释放积极信号
政策效果将会更加有效
中国基金报:对于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你认为释放出哪些积极信号?哪些是你比较关注的?
魏凤春:本次会议释放了长期的制度变革与短期的政策操作齐头并进的积极信号,从扩张需求的短期抓手做起,政策效果会更加有效。以下几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二是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三是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四是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陈洪斌:经济总体稳中有进、延续回升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会议释放的积极信号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提升资本市场信心和稳定性、切实增强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振消费、持续稳地产、优化隐债等。
杨刚:会议有重要的积极表述,从边际层面看,或显示政策端正在起变化。其中,对当前面临压力的客观评价(包括对产业“内卷”问题的提出)、对提振消费的再度强调,以及重提资本市场等重大表述,都令市场的风险偏好趋于回暖。其中强调,当期宏观政策要更注重落实,同时后续仍将会有增量举措适时推出,总体与三中全会上对短期的经济定调一致,但表述上更为积极。
陈显顺:第一,客观清醒地判断当前形势。会议提到,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第二,就当前的形势,会议提到,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认清形势后,会议作出了有效、及时应对。第三,发展过程中,既要积极主动应对,又要保持战略定力。会议提到,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创造条件加快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
李湛:从总体基调上看,本次会议定调积极,要求“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一方面,会议认为当前经济形势下需要政策继续发力;另一方面,会议注重以“改革”为抓手推动各项经济工作。
在具体工作部署上,本次会议将扩大国内需求置于下半年重点工作方向。当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依然是掣肘经济复苏的关键,结合近期政策发力点,我们认为中央对当前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因此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针对性会很强。
二、
财政与货币政策将协同发力
中国基金报: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要加强逆周期调节,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你对下半年宏观政策有怎样的期待?
陈洪斌:从经济发展周期的角度来看,货币和财政都是经济复苏非常必要的条件,当下期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共同维护市场的稳定性和经济增长,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魏凤春:首先,希望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够加快实施,进一步增加发债的额度,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民生保障等领域的投入,以稳定预期为当下的核心目标。其次,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灵活适度,引导降低市场利率水平,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强化预期引导。希望宏观政策能够更好地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以应对国内外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李湛:下半年最值得期待的是财政政策。一方面,“两重两新”仍是政策着力点。7月末推出3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两新”,下半年超长期国债使用上还有一些政策空间,并且效果也有望逐步显现。另一方面,上半年专项债发行和使用慢于市场预期,这意味着下半年专项债发行速度有望加快、使用空间较为充足,对应的基建实物工作量的回升值得期待。
货币政策整体定调上,本次政治局会议提到社会综合融资成本要“稳中有降”,表述在力度上弱于4月政治局会议要求融资成本下降。但考虑到上半年宽松货币面临人民币汇率压力掣肘,而美联储等海外经济体下半年降息概率提升,汇率压力缓解后,我国货币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下半年降息降准都可以期待,降息幅度可能并不低。
陈显顺:预计下半年宏观政策会进一步加码,以保证上半年经济的良好局势的延续。一方面,财政政策专项债发行加速、超长期特别国债投放落地,会实实在在拉动实物投资;另一方面,货币政策挤水分成效逐步显现,货币脱虚入实将更加稳健地支持实体经济。
三、
提振投资者信心
中国基金报:会议提到,要统筹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提振投资者信心,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如何理解这一表述?
魏凤春:“统筹防风险、强监管”是强调要保障市场的健康运行,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同时加大监管力度,维护市场秩序,为投资者创造公平、透明的环境。“促发展”表明要推动资本市场的创新和发展,提升其资源配置效率。“提振投资者信心”是关键,信心的提升有助于吸引更多资金进入市场,增加市场活力。“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有助于降低市场波动,使市场更加稳健。总之,这些举措将共同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向好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李湛:我们认为重点是强调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今年以来,监管机构落实新“国九条”重要战略部署,着力建立健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适配的市场体系和制度机制,推动资本市场行稳致远、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应当说,经过上半年制度的不断完善,“1+N”的政策体系围绕严把上市关、严格持续监管、加大退市监管力度三个方面持续发力,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陈洪斌:理解内在稳定性首先需要理解会议表述的“转型阵痛”,这作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经阶段,既体现在宏观经济也体现在资本市场上,既不必夸大恐慌,也要足够重视系统应对。在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期,更需要增强宏观政策和其他政策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这对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至关重要。
陈显顺: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根本宗旨,不论是防控风险还是促进发展,合理有效监管都是十分必要的。在“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三位一体之下,投资者信心有望得到逐步提振,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将会出现显著提升。
四、
促消费成重点
消费需求将有积极变化
中国基金报:会议强调,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提振消费需求的关键在哪里?随着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后续消费需求将会产生哪些积极的变化?
李湛:提振消费需求的关键在于增加居民收入、加强服务消费、加强民生保障。结合前面的政策发力点看,未来消费需求会产生的积极变化集中在大宗消费品领域。特别是7月底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两新”,汽车、家电等消费品补贴范围和力度再次提高,且资金下达速度加快,预计下半年消费数据在政策的大力提振下将有所改善。
陈洪斌:消费是下半年稳增长的重点。当下居民提升生活品质的消费需求已不仅是传统的衣食住行,会议提出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支持文旅、养老、育幼、家政等消费,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有效需求有机结合的正确举措。
陈显顺:提振消费需求的关键在于多方面的协同努力,包括政策支持、市场创新、居民收入提升,以及消费环境的优化等。随着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后续消费需求将会产生积极变化,比如消费结构优化、服务消费增长、消费环境改善、技术创新驱动新增需求等。
魏凤春:提振消费需求的关键在于提升居民的收入,以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以及提升消费信心。随着经济政策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后续消费需求可能会产生三个积极变化:一是消费市场将更加活跃,消费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二是消费结构将不断优化,品质消费、服务消费等将得到更多关注;三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明显。
五、
支持瞪羚、独角兽企业发展
资本市场将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基金报:会议指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你如何看待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的作用?资本市场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等方面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陈洪斌:会议首次提出“支持发展瞪羚企业与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都是创新型企业的突出代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是发展新动能和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除了这些企业本身的技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还需要有良好的产业环境和资本市场的外力推动。
从经济学和实践层面来看,风险偏好较高的资本对于新技术具有较快的决策和反应速度,可以借助资本市场发挥资本的杠杆效应,帮助这些企业解决快速发展阶段的资源限制难题,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大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效率。
魏凤春: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具有重要作用。它们通常代表着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企业,能够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引领新兴产业的发展。资本市场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等方面可以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如提供资金支持、促进资源配置、激励创新活动、提升企业价值和知名度等。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能够为新兴产业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成长空间,助力其快速发展壮大。
陈显顺: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的代表,具有技术的领先性、创造性,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潜力将为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是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市场可以给新兴产业提供多方位的支持。一方面,资本市场为独角兽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通过私募投资机构的多轮融资帮助企业快速成长;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在为独角兽企业提供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和更高的市场认可度的同时,有助于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和影响力。而资本市场的“赋能式”投资,将会反作用于企业,协助企业提升公司治理、战略规划水平。
李湛: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与创新生态的重要风向标。资本市场可以对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加大投融资政策力度,主要是加大创投融资规模和完善科创企业上市融资绿色通道等。通过加强对科创企业的融资支持,实现“投早”“投小”“投新”,推动金融资源向创新领域聚集。
六、
为经济稳健增长保驾护航
中国基金报:会议强调,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提到要落实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新政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当前房地产领域、地方债化债领域等风险化解工作取得了怎样的积极进展?后续地产政策调控力度和节奏将是怎样的?
魏凤春:在房地产领域和地方债化债领域,我国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如一些地区房价逐渐趋于稳定,地方债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管控。后续地产政策调控力度可能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节奏也会更加灵活,以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和风险的有效防范化解。同时,可能会更加注重长效机制的构建,推动房地产行业的转型升级。
陈洪斌:当前地产和地方债的化解工作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房地产行业风险可控,地方城投信用利差保持低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认为房地产领域调控的目标非常明确,是稳定和风险防范。在今年房地产政策频出的基础上,预期后续地产政策力度仍可能加大,但因城施策依然会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在统筹安全与发展的背景下,未来房地产市场应更加注重发挥其保障民生和满足改善型居住需求的作用。
李湛:现阶段房地产政策积极基调变化不大,侧重于已出台政策的落实,强调“要落实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新政策”,继续“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主要发力点在于“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考虑到当前存量商品房收购推进还有较大优化空间,近期政策更多向消化存量倾斜,后续政策可能更多是对存量商品房的消化政策。
陈显顺:当前房地产领域、地方债化债领域等风险化解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地产领域风险有序出清,地方债化债事项逐步推进,政策将助推地产及地方债领域轻装上阵,为经济稳健增长保驾护航。后续,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地产政策仍将延续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进一步做好保交房工作。
七、
市场风险偏好将得到提振
人工智能、新消费等领域值得关注
中国基金报: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于新质生产力全方位提及,消费、基建、设备更新等领域也都有部署,映射到资本市场,哪些方面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李湛:重要会议已经落地,对市场整体的风险偏好起到提振作用。下半年值得关注的有几点:一是“新质生产力”主题,关注设备更新、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方向;二是短期维度把握当下阶段性机会,重点关注汽车;三是中期维度继续坚定下半年景气方向,包括有色、公用事业、煤炭、农牧等;四是下半年政府债发行速度加快,将带动提升实物工作量,基建链条上开工率和需求量提升的一些机会也值得关注。
魏凤春:第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领域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第二,生物技术与医疗健康是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之一;第三,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升级与新消费模式领域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陈显顺:短期来看,风险偏好修复进程缓慢,市场仍以结构性行情为主。中长期视角下,在经历持续回调后,A股市场估值和交易指标重新回到历史偏极端水平,市场当前位置中期机会仍大于风险。结构上,会议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全方位提及,将提升科技企业的改革、发展确定性,相关投资机会也值得重视。
杨刚:科技制造领域上,中短期预计继续有高低切换的反复轮动机会,除AI产业趋势以外,重点关注新能源等方向的机会。消费上,受益于较强的政策利好预期且前期回撤显著的一些被错杀的行业优质标的可重点关注。
编辑:小茉
审核:许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