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管理学理学硕士MBM《专题学术研讨》课程开讲。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教授,以“广东高质量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为题,为MBM2023级的同学带来了一场精彩分享。唐教授详细解读了广东省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规划与政策体系,并深入分析了“产业升级”、“知识与创新”、“城市群发展”等关键议题。
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
如下根据唐杰教授部分精彩讲授整理:
01政策文件解读
课程开篇,唐教授即以对高质量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文件的解读为引,明确指出了理解这一理念的三个关键要素:“高质量”、“因地制宜”、“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这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政策理解框架,而且强调了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必须考虑的灵活性和前瞻性。
唐教授还特别针对同学们的疑问,分享了解读政策文件的技巧。他指出,政府文件的撰写必须考虑到其广泛的受众群体,因此在表达上需要在生动性和晦涩性之间找到平衡。这种平衡的寻求,是为了确保信息既能够准确传达,又不致于因过于复杂而难以理解,这也正是政策文件往往阅读难度较高的原因。
02理解高质量的内涵
在课程的深入探讨中,唐教授对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教授指出,高质量发展的精髓在于持续的知识积累和不断的技术创新,而不是单纯依靠延长工作时间或增加劳动强度来追求增长。教授通过历史对比,突出了中国产业发展从依赖价格优势向提升劳动生产率转变的必要性,这一转变对于适应全球化竞争格局至关重要。
唐教授还进一步指出,高质量发展的实现关键在于提升每个劳动者的生产效率,从而增强整体生产率,这一模式不仅具有可持续性,也是可衡量的,如制造业中企业产品毛利率超过竞争对手便是其明显标志。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已进入新时代,不再依赖于传统的大规模生产和低廉劳动力,而是转向重视知识积累与技术创新,这将是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03广东省高质量发展
对于广东省的高质量发展,唐教授指出首要任务是解决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他强调,作为大湾区的中心,广东省的发展战略不仅关系到地区经济的未来,也是同学们应深切关注的议题。通过对比粤苏两省,教授揭示了珠三角与长三角在均衡发展上的差异,其中江苏的多城市均衡发展尤为突出。
唐教授利用空间经济学的“倒U曲线/钟型曲线”模型,深入分析了城市发展中的虹吸与扩散效应。他指出,在工业化初期,区域间发展水平相近,但随着时间推移,资源和人口趋向于向发展更快的城市集中,造成发展差异。尽管长三角已显示出平衡发展的迹象,珠三角尤其是深圳是否达到这一平衡点仍不明确。这要求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战略规划和政策支持,促进广东省内部的均衡发展,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04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创新氛围构建
在探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时,唐教授指出“知识”是其核心要素,具有累积性,能够超越传统经济学中边际效应递减的局限,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新活力;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应重视新知识的积累,而非单纯依赖资本投入。教授还进一步以舞会上舞伴的相遇为喻,生动地阐释了知识交流在创新中的核心作用,指出创新者间的交流如同舞者间的和谐配合,通过知识和经验的交融,共同创造出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共享知识。
最后,唐教授深入浅出地指出,产业集群与创新升级虽然看似宏大,但其实质关乎每个人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营造一个包容创新的环境。产业升级和创新也需要一个能够激发创新活力的社会氛围。这要求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创新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管理学硕士微信公众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